simon

simon

github

BBC-與瑪麗·比爾德一起認識古羅馬人

BBC - 與瑪麗・比爾德一起認識古羅馬人#

創建日期:2021 年 5 月 9 日 下午 9:37
標籤:紀錄片

Untitled

這是上週末我看的三集 BBC 紀錄片。非常推薦大家看看。可以從兩千年前的國際大都市生活中找到對如今都市生活的啟示。

與多數介紹古羅馬傑出人物如皇帝、哲學家和將軍的紀錄片不同,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古羅馬的普通人,例如奴隸、祭祀、商人、烘培師、建築工等等。介紹他們如何來到、生活,最終死亡在這個古代的超級都市。

之所以可以與這些逝去了 2000 多年的人交談,一瞥他們的生活,是因為古羅馬人有個很特別的習俗 — 製作大理石的墓碑,小的墓牌上會有逝者的名字、生平、職業、塑像等等,而大型的墓葬會有如主題公園或者職業社區一般。古羅馬人的幽默、苦難和快樂也都記錄在這些可以穿越時空抵達到現代的墓碑上。

古羅馬人#

對於這個大都市的第一個問題。這些人都是從哪裡來的?又為何聚集在此?

古羅馬從一個城邦起步,不斷對四周的城邦和地區進行征服,每次凱旋歸來,除了獲得了新的領地、財富、食物之外,還有奴隸。

而且與過去我們印象中中世紀的奴隸不通,古羅馬的奴隸可以獲得自由,成為羅馬公民,甚至可以成為奴隸主的合法妻子。實際上,在古羅馬的詞彙中,家庭一詞不僅包含家族內的血親,也包括奴隸。這也解釋了為何奴隸主的家族墓地裡同時葬有主人和奴隸、甚至規格上都沒什麼區別。

其次,羅馬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特權。五湖四海的人來到羅馬,幾乎每個在羅馬的人祖先都是移民。但所有的移民討論的都不是他們自己的文化,而是如何践行成為羅馬的人,他們甚至會嗤笑那些帶有異域文化的人,這與我們現在的多元化有著不同,也有很大的相似處,例如外地人來到上海後,想要融入上海人群體的這種行為。

羅馬城#

羅馬城是超過百萬人口的都市,是維多利亞的倫敦以前最大的西方都市。如此多的人匯聚在一起,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餵飽他們?如何居住?

這樣的超級都市在食物上是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食物是要靠進口。

  • 羅馬城中心有一座與其極為不符的山峰 — 特斯塔山,意思為破罐山,如同其名稱,這是由古羅馬人使用過的罐子的碎片整齊堆積而成的。
  • 雙耳細頸罐,是古羅馬人用來運送橄欖油的容器,由於橄欖油會逐漸滲入到罐子的縫隙裡,無法洗乾淨,最終導致罐子腐臭無法再次使用,只可以堆積在此。這些罐子上會刻畫來源,大多數的橄欖油都來自於西班牙。

羅馬還從埃及進口糧食,在古羅馬,烘培師是一個很有錢途的職業,我們可以從墓葬(馬庫斯・維吉爾・歐律薩萬斯)看出。他生前是一個麵包師和承包商,他給自己造了一個主題墓碑,造型是麵包烘培坊,上面還雕刻了麵包的整個烘培過程。

大城市的一個特點,就是高度分工化,人們也進行職業化。人們開始以自己的職業介紹自己,稱為金匠、服裝設計師、理髮師、珍珠商。(郊外的公共墓葬公園,每個人都標註著他們的職業)

高層公寓及公共設施#

為了安住百萬人口,古羅馬時期,就存在大量的六層樓左右的高層公寓,一樓是商店,二樓是富商居住,三樓往上,越高層租金約便宜,空間被切割的就越小。這很可能是因為當時沒有電梯的緣故吧。

這樣的公寓和我們現在的住房,從外在看沒什麼區別,但是內部卻有極大的不同,沒有供暖、供氣、供水和排水管。因此,古羅馬人的這些活動都無法在家裡完成,一切都依賴公共設施,由此應運而生的有

  • 公共衛生間 — 解決下水道問題
  • 公共浴室 — 解決個人衛生問題,後期演變為社交場所
  • 餐廳和烘培坊 — 解決吃飯問題

可以說和現在都市人很類似的地方就是,古羅馬人的生活離不開這些公共設施。但與之前固有的羅馬人熱愛社交(例如公共浴場)不同的是,實際上也有很大部分是當時落後的個人設施導致的,這就很有意思。

可以說現在的很多行業和設施的出現,在 20 世紀是出自於工業化帶來的職業化和細分。是生產力發展超越社會發展後的產物。出現了同樣情況的古羅馬,卻是另一個不同的原因。是

看這部紀錄片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發現同樣作為超級都市,千年前的羅馬和現在的上海、紐約、倫敦等城市面臨了很多類似的問題,例如:人口來源、食物供給、交通住房、職業等等;同時又由於科技的進步,很多問題變得不同,例如高層由於有了電梯,不再是越高越便宜;人們有了個人的浴室後,去公共浴室的理由由必須變為一個社交或者更多的享受。還有一些是古今之間絕對的差別點,例如羅馬的奴隸制,例如羅馬人對墓碑的設計與修建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