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我比较爱干净,每周会打扫一下卫生,每个月请阿姨来打扫。但周中地面有灰的时候,我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打扫,所以我希望有个扫地机人来帮我做这些。
选择理由#
- 其实我看了各种测评后(里面其实大量是广告商单),所以我还特别去找了一些用户自己的测评,备选主要是石头、追觅和云鲸。从性价比和效果来看,似乎石头是最好的。并且还新出了机械臂扫地机器人。追觅由于其品控的问题,暂时被排除了。
- 我是一个租房人士,所以每几年要搬家一次,每次房屋的情况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可以安装上下水,有的不可以。所以我希望买一个可以两种模式切换的扫地机器人。目前好像只有云鲸有这个功能,并且逍遥 002 就没这个功能了。逍遥 001Max 是有这个功能的最高端款了。
- 最近价格比较合适,这是 24 年 11 月出的产品,现在过去半年了,价格也从 4000 出头变成现在 JD 的 2500, 是我觉得合理的价格了。
建图#
- 快速,但不精确,户型大体是正确的,需要手动调整一下。最多可以建 5 套房子(很奇特的需求)。
- 可以自动识别创建沙发、床和马桶,但只有马桶的位置和大小是完全一样,所以家具最后还是要手动调整下。
- 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地面材质,但如果一个房间里有 2 种不同的材质,它只会选择一种,往往是面积更大的那种,这时候需要手动分割一下房间,这样就可以设置了。譬如我的客厅是地板、门厅是瓷砖,但这两个是连在一起的,被识别成了整体客厅,材质是地板,这个就需要手动调整下。
- 可以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地毯,来决定是吸尘还是绕过(自动设定,但可以手动调整)。
清扫#
- 模式有:扫拖并行,先扫后拖,扫地,拖地,保养
- 我采用的模式:顺序打扫,先扫后拖,每个房间打扫后会单独洗拖把。任务完成后会集尘风干消毒 + 清洗拖把 + 烘干拖把
- 吸尘:挺干净,但最好扫 2 次,因为第一次会带出一些边角的灰尘
- 拖地:也挺干净,就是有时候会刮地,原因成迷,目前看到有一条疑似是它刮的,但不是很明显。
- 清扫效率:95 平(实际打扫了 60 平,因为有些地方它进不去)在目前模式下 1 小时 50 分钟,比较干净的家里,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方式是扫 2 次,拖 1 次。脏污程度高的,最好扫 3 次,拖 2 次。
避障#
- 可以识别线缆、鞋子和障碍物,基本可以放心让它在家里自己跑,我执行了一次全屋尝试过。对于特别不放心的地方,譬如路由器和 NAS,可以设置一个禁区不让它访问。
- 但你在过程中移掉障碍物,它有概率在这次清或扫过程中,还是觉得那里有个障碍物。但进入下一次就会重新探测。
- 有过一次卡在厨房门的轨道上,其他情况 OK。
视频和巡航#
- 扫地机器人自带可以远程视频查看的功能,清晰度大概是 480P 左右,可以远程查看
- 定期巡航,可以设置定期巡航路线,拍照,似乎比较适合有宠物的家庭。
语音及第三方集成#
- 自带了一个语音助手,可以在基站和扫地机器人上面语音唤出,做各种指令。
- 也可以集成到 Siri,米家和小度上面。
噪音#
基本不影响我看电视,风干拖把不影响我睡觉。
扫地机器人本身在吸地的时候会有中塑料壳碰撞的异响,目前还不确定是为什么,但可以确定不是上面的磁吸顶盖造成的。
拖地时,急刹车和高速转弯会有刮地的异响,会留下一道水痕,但大部分时候只是水的痕迹,没有刮痕。
耗电#
扫地和拖地 95 平一次 + 清洗 8 次拖把 + 烘干拖布 0.3 度,可以忽略不计
耗水#
每 100 平需要加一次水箱,倒一次废水箱。虽然比自己拖地洗拖把方便很多,不过能做自动上下水,就尽量选自动的好。
保险#
自带 90 天只换不修,2 年的维修。
但可能会出现反复维修修不好的情况,可以考虑买个 2-3 年的只换不修服务,性能故障和三包内故障只换不修。
- 只换不修:三包内故障,提供一次只换不修,意外导致的不保,运费商家承担。
- 2 年 219, 3 年 309
- 全保换新:三包内故障,提供一次上门换机,京东直接购置的新机,会有三包。意外导致的用户需支付发票金额的 20% 作为置换费。
- 2 年 229,3 年 359
设置指南#
- 每间房屋的清扫模式可以设置一下,默认是扫拖并行,这容易有一些垃圾留下,可能造成划痕。
- 房屋建模最好手动调整下,添加家具、电器和房间的边缘大小,这样对于设置禁区很有帮助。
- 清洗拖把模式,我推荐每个房间结束后单独清洗一次,防止交叉污染。另一个模式是每 N 平米清洗一次拖把,但对于客厅我觉得这两种模式可以并行就好了,但目前不行。
- 每个房间单独扫一次,扫完后看轨迹可以调整下地图。有时候它也会自己调整。